豬的病因性流產常見的有很多種,其中大多數是由病原微生物的感染引起,也有的因霉菌毒素中毒引起。病毒性疫病包括:豬細小病毒病、豬偽狂犬病、豬繁殖與呼吸綜合癥豬、乙型腦炎等;細菌性傳染病包括:豬李氏桿菌病,豬鉤端螺旋體病、豬布氏桿菌病、豬衣原體病等;寄生蟲病包括豬弓形蟲病和豬霉飼料中毒病等。
從流行病學特點上進行區別
在流產的豬病中,霉飼料中毒發生在高溫多雨的季節里,且有飼喂霉變飼料的歷史,較容易找出病因和初步確診。豬偽狂犬病為接觸性感染,且大多有傷口(包括損傷的皮膚或粘膜)引起,且多種動物均可感染。
豬繁殖與呼吸綜合癥多由從外地引進豬只、未進行嚴格檢疫而異地傳入,而且主要侵害母豬和仔豬;豬乙型腦炎的發生與傳播有嚴格的季節性,以每年6-9月多發,且于蚊蟲的媒介傳播有關;豬布氏桿菌病主要感染性成熟的豬只,而弓形蟲病則多在夏秋季節氣溫達25℃以上的環境發生較多,從這幾方面對上述幾種可以初步區別。
豬細小病毒病、豬乙型腦炎,多見發生于頭胎母豬;豬繁殖與呼吸綜合癥及霉飼料中毒則經產母豬及仔豬發病較多見,而李氏桿菌病各種年齡的豬均可感染,鉤端螺旋體病主要發生于仔豬,而母豬多在懷孕前期流產。
豬細小病毒病多以懷孕母豬流產和木乃伊胎為主,且多在頭胎母豬中發生,而且秋季發生較多。
流產只是豬的臨床表現中的一種表現形式,只有搞清楚發病的原因,將臨床表現與流行病學調查以及剖檢病理變化結合起來進行綜合分析,才能對病進行確診。只有確診才能對病采取正確的防治措施。這要求臨床獸醫能多實踐、多分析、多總結,透過現象抓住本質,鑒別診斷就容易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