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牛場奶牛舍分為拴系式牛舍和散欄式牛舍兩種類型。
(l)拴系式牛舍。又稱為常規牛舍。每頭牛有固定的牛床,用頸枷拴住牛只,除運動外,飼喂、擠奶、刷拭及休息在牛舍內。有專人管理固定牛群,對每頭牛的情況都比較熟悉,故管理細致,母牛如有發情或不正常的現象能及時發現。采用這種方式,奶牛有較好的休息環境和采食位置,相對干擾少,能比較充分的發揮每頭奶牛的生產潛力。但這種方式操作煩瑣費力,勞動生產率較低,奶牛角、乳房和關節較易受傷。
拴系式牛舍的建筑形式常見的有鐘樓式、半鐘樓式和雙坡式, 鐘樓式:通風良好,適于南方地區,但結構比較復雜,耗料多,造價高。
半鐘樓式:通風較好,但夏天牛舍北側較熱,構造也比較復雜。
雙坡式:適于較大跨度的牛舍,加大門窗的面積增加通風換氣,冬季關閉門窗有利保溫,牛舍造價低,易施工,實用性強。
①排列方式:牛舍內部牛床的排列方式,視牛場的規模和地形條件而定,分單列式、雙列式和四列式。牛群20頭以下可采用單列式.20頭以上可采用雙列式。
在雙列式中,有對頭式和對尾式兩種。以雙列對尾式較為廣泛。因牛頭向窗,有利于通風采光,傳染疾病的機會較少,擠奶和糞便清理比較便利。缺點是飼喂不便。
②牛舍內布局:牛舍內應合理布局,便于人工或機械操作的進行。
牛床牛床是奶牛采食、擠奶和休息的場所。牛床應具有保溫、不吸永、堅固耐用、易于清潔消毒等特點。牛床的長度取決于牛體大小和拴系方式;牛床的寬度取決于奶牛的體形和是否在牛舍內擠奶,如果在牛舍內擠奶,牛床不宜太窄。
牛床一般采用的尺寸如下:
泌乳牛(170-190)×(120-140)(平方厘米)
初孕牛和育成牛(170-180)×110(平方厘米)
犢牛120×80(平方厘米)(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