飼料原料中的青貯飼料作為養殖戶喂養牛羊的八大飼料之一,其儲存方法要密封,一旦發生霉變,就會產生黃曲霉毒素,這個后果是很嚴重的。
牛羊一旦黃曲霉菌中毒發病后生長發育緩慢,營養不良,被毛粗亂、逆立、無光澤,鼻鏡干裂。病初食欲不振,后期廢絕,反芻停止。耳尖震顫,磨牙,呻吟,有腹痛表現,無目的地徘徊、不安,角膜混濁,出現一側或兩側眼睛失明。伴發中度間歇性腹瀉,排泄混有血液凝塊的粘液樣軟便,嚴重的常導致脫肛,最后昏迷而死亡。泌乳牛羊除泌乳性能降低或停止外,妊娠母牛羊還間或發生早產或流產,個別病牛羊還出現神經癥狀,如驚恐、轉圈運動等。
黃曲霉毒素污染嚴重的飼料,應該廢棄。對輕度污染的飼料,經適當的處理后可以達到飼用標準的,仍可利用。下面介紹幾種簡易去除法:
1.水洗法:此法適用于籽實飼料的去毒處理,其方法是:先將發霉的飼料磨成碎粉,將其倒進缸中,加入3-4倍水,然后進行攪拌靜置浸泡,每日換水攪拌兩次,直至浸泡的水由茶色變成無色為止。
2.挑除法:其方法是把飼料中有霉變的部分挑除??蛇m用于秸稈、顆粒飼料的去毒處理。
3.晾曬去毒法:此法主要用于秸稈飼料的去毒。其方法是:先將發霉飼料置于陽光下曬干,然后進行通風抖松,以除去霉菌的芽孢,使其變得無害而達到無毒的目的。
4.脫胚去毒法:此法主要用于玉米的去毒,因為發霉玉米的毒素主要集中在玉米的胚部。其方法是:先將玉米磨成1.5-4.5毫米的小顆粒,再加5-6倍水,然后進行攪拌,胚部碎片因輕而浮在水面上,將其撈出或隨水倒掉,如此反復數次,即可達到脫胚去毒的目的。
5.石灰水浸法:此法適宜對玉米、高粱等籽實類飼料進行去毒處理。其方法是:先將玉米等大粒發霉飼料粉碎成直徑1.5-5毫米的小粒,然后將過120目篩后的石灰粉按0.8%-1%的比例摻入發霉飼料中,最后將摻入石灰粉的料和水按1:2的比例倒入容器中攪拌1分鐘,然后靜止5-8小時,將水倒出,再用清水沖洗2-3次,一般去毒率可達90%以上。
6.熱處理法:在濕度較高的條件下,高熱或高熱高壓可破壞毒素,如用260℃處理污染玉米,可使黃曲霉毒素含量下降85%。
7.堿煮處理法:此法適用于對籽實類飼料進行去毒處理。其方法是:按每100克發霉飼料加入3倍的水,再加入500克蘇打粉或1000克石灰共煮,待煮到飼料裂開時,讓其冷卻,然后再用清水沖洗到沒有堿味時即可使用。
黃曲霉菌受環境因素很大,在眾多飼料發生黃曲霉毒的地區看,南方高于北方,這是因為南方的氣候,溫度更適宜黃曲霉的生長繁殖,特別是梅雨季節,黃曲霉菌容易生長。因此,要以預防為主,防治黃曲霉菌中毒帶來不必要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