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禽免疫力差亞健康是指無器質性病變而出現的生產性能緩慢下滑,如精神萎靡、長速變慢、產蛋率持續不高、蛋殼質量下降等現象。專家研究發現,全國健康的雞僅占19%,經獸醫診斷有病的雞占25%。 剩余56%的雞多屬于亞健康狀態。
當前和今后很長一段時間內,亞健康、烈性病毒將是危害家禽養殖的最大敵人。而在實際生產管理體中,一般比較重視疾病的治療和預防,而對于家禽亞健康綜合癥則很少給予治療和關注,所以嚴重影響了家禽養殖效益的提高。
家禽免疫力差的表現有哪些?
共同癥狀∶
1.大群精神正常,個別出現零星傷亡,機體瘦小等。
2.個體發育不勻稱,有啄癖現象。
3.雞群腸道功能紊亂,過料拉稀,對營養物質吸收率低,吃1斤浪費3兩。
4.免疫力低下,對病毒和細菌等抵抗力下降,容易感染疾病。
5.長期處于應激狀態,易發生慢呼、大腸桿菌、球蟲、沙門氏菌和腸毒綜合癥,且已反復發作。
肉雞癥狀
1.生長發育緩慢,出欄時間延長,料重比增大,成本上升,利潤直接流失;
2.個體發育不勻稱,不能實現真正的“全進全出”,影響年出欄數;
3.羽毛灰暗凌亂,雞喙、爪、腿顏色淡,賣相不佳,價格被壓,利潤直接流失;
4.精神狀態不佳,類似“病態”,價格被壓,利潤直接流失。
蛋禽癥狀∶
1.產蛋率增長不快,推遲產蛋高峰,少產蛋,利潤直接流失;
2.產蛋高峰期持續時間短,產蛋減少,利潤直接流失;
3.次品蛋多如無殼、薄殼,有效產蛋率不高,利潤直接流失;
4.蛋清稀薄,蛋黃質量不高,蛋重下降,利潤直接流失;
5.種蛋受精率、孵化率很不穩定,雞雛質量不高,投訴率高。
引起家禽免疫力差的亞健康因素
1.霉菌毒素
霉菌毒素對動物生產性能的危害眾所周知,急性的霉菌毒素中毒可以呈現出明顯的疾病狀態,而慢性的霉菌毒素中毒更多的是表現為畜禽生產性能變差。聯合國糧農組織公布超過25%的谷物都被霉菌所污染,整個污染過程涵蓋了谷物收割前、運輸、倉儲、飼料加工、飼喂等環節。在2005年進行的一項全球霉菌毒素發生率的調查中,41%的地區發生霉菌毒素超過1種以上,僅發生有1種霉菌毒素的地區占35%,未發生霉菌毒素的地區僅為24%。霉菌毒素的主要類型是玉米黃曲霉毒素、嘔吐霉素、赭曲霉毒素、煙曲霉毒素等。2013年,中國中部河北、山東、河南、安徽、江蘇5省中,同時超過了3種霉菌毒素發生。抽查結果顯示,山東、河南、安徽、江蘇的煙曲霉毒素污染率達到了100%。
2.免疫抑制
免疫抑制是一種暫時或永久性的機體免疫應答紊亂狀態,它由免疫系統的損害而產生并導致對疾病易感性的增加。因此,常導致死淘率大幅上升,生產性能顯著下降。其特點是:
免疫抑制病發病相對緩慢,發病率差異比較大;
多數不表現臨床癥狀或臨床癥狀不顯著,僅個別表現出死亡率不高;
禽群對疫苗免疫的反應能力下降,常達不到有效保護的免疫水平,造成免疫保護失??;
對病原的再次感染率明顯提高,很容易發生繼發感染或混合感染;
MDV、REV、ALV、IBDV之間還可發生二重感染、三重感染和多重感染;而REV、ALV等能夠污染某些疫苗,再通過疫苗傳播給其他禽群。
3.營養缺乏
一般說來,在營養與免疫之間出現兩種類型的相互作用。第一,營養能影響禽類的免疫力進而影響對傳染性疾病的抵抗力;第二,因傳染病應激引起的免疫應答反過來影響機體的生長、繁殖、代謝和營養物質的需求。在幼齡階段,動物機體和免疫系統與淋巴器官均在快速發育,因此營養物質缺乏尤其對免疫系統有顯著損害作用??偟膩碚f,如下營養缺乏對免疫系統影響顯著:
缺乏如鐵、硒等微量元素比缺乏常規養分例如蛋白、能量等更能削弱免疫系統的發展;
亞油酸、維生素A的缺乏,尤其能對免疫系統造成嚴重的損害。
4.雞舍管理
管理中諸如空氣流通、雞的密度、雞舍條件、每日雞群雞舍的清空與清洗等都可能對雞群免疫力產生負面的影響,并造成雞場應激的增多。
空氣流通不暢對于免疫的影響(極少有人考慮)。當雞被迫呼吸污濁的空氣時,呼吸道粘膜免疫機能因超載而崩潰;
疫苗接種本身就是一種應激,野蠻的免疫操作,更進一步的降低雞的免疫應答能力。因此,應激條件下的管理不當,在免疫后發病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5.慢性小腸球蟲病
家禽70%的免疫系統分布于腸道,而體內80%的抗體由腸道免疫系統合成。當球蟲感染導致腸上皮大面積壞死與脫落。因此,分布在十二指腸、空腸、回腸的淋巴濾泡結構破壞、功能喪失,盲腸扁桃體充血出血壞死,免疫機能也隨之降低。從而導致雞群抗病抗應激能力低下。
提高家禽免疫力和亞健康的措施
1.清除飼料中霉菌毒素是解除家禽亞健康的前提
2.構建并強化生物安全體系是阻斷免疫抑制病傳播的前提
3.全價的飼料、易消化吸收的營養是解除家禽亞健康(健康養殖)的基礎
4.提升養殖管理水平是高效健康養殖、解除家禽亞健康的關鍵
5.健腸護腸是降低腸道病、解除亞健康的重要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