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流產對廣大奶牛養殖戶來說是十分麻煩的事,嚴重影響奶牛的產仔,導致奶牛養殖效益低下。本文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奶牛流產的原因,希望對廣大奶農有所幫助。
管理因素 在日常管理中,嚴禁發情奶牛與懷孕奶?;祓B,嚴禁對孕奶牛粗暴鞭打、急速驅趕或讓其跨溝越坎等,以防奶牛因相互爬跨或動作幅度過大而引起流產。
空懷因素 實踐證明,奶??諔褧r間越長,流產發生的幾率越高。在生產中要注意控制空懷奶牛的膘情,使奶牛膘情適中,同時增加空懷奶牛的運動量,多喂一些青綠多汁飼料,以防奶牛過肥或過瘦而導致不孕和流產。
環境因素 奶牛圈舍地面坡度過大,水分過多,使奶?;皆斐赡膛A鳟a。在工程建設過程中,要使奶牛圈舍地面坡度小于3度,地面要粗糙。在飼養過程中,平時不要往地面灑水。
年齡因素 奶牛初配年齡越小,流產的發生率越高。生產中,要把青年奶牛的初配年齡控制在18月齡以上,體重在380~400公斤。另外,要加強對孕奶牛的管理,提供全價配合飼料及足夠的青綠多汁飼料。
傳染因素布魯氏菌病常常造成奶牛大面積流行。因此,每年要在春季和秋季進行布魯氏菌病全面監測,及時撲殺監測陽性奶牛,凈化養殖場區。同時在引進奶牛時要嚴格監測和檢疫,對新引進的奶牛經隔離觀察30天,無病時方可混養。
疾病因素 患過子宮疾病的奶牛極易發生流產,生產中應加強飼養管理,促使產后奶牛子宮的復原,及時預防和治療子宮疾病。連續發生兩次以上流產的奶牛應及時淘汰。
飼養因素 妊娠3~5個月的奶牛流產率較高,妊娠前2個月的流產率較低。因此,要切實加強妊娠母牛早、中期的管理,嚴禁飼喂品質低劣、霉爛變質的飼料和冰凍的水。
總之,預防奶牛流產,一是要注意奶牛營養的平衡,根據奶牛營養需要,保證維生素、礦物質、微量元素攝人的平衡。二是要加強奶牛場環境的獸醫衛生監督和定期消毒及疾病預防工作。引進外來牛只要嚴格檢疫,不讓帶有任何疫病的牛只進入。進入生產區人員紫外線消毒時間不能少于8分鐘,進入生產區車輛必須嚴格消毒,生產區盡量每周消毒一次。三是要重視奶牛場系統性管理,減少奶牛的應激。加強奶牛場的管理,盡可能獲取發生流產奶牛的各種資料。任何奶牛發生流產都是從單一奶牛開始的,正確地分析就可以防止奶牛流產的暴發,降低奶牛流產發生的幾率,提高奶牛養殖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