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6年豬價破“10”,養豬企業業績斐然
點評:2016年生豬行情喜人,豬價一度超過10元/斤。一掃前兩年盤桓在養豬人頭上的陰霾,今年總算可以過個好年了!不過行情走俏固然喜人,但豬價向來如風云莫測變化多端,咱養豬人還是要沉下心,把豬養好呀。
2.豬場拆遷令全面打響,國務院下達最后期限
點評:環保高壓如利劍,2017年是禁養區內養殖場拆遷的最后期限,可以預見將有更多的養殖場關閉拆遷。環保已是大勢所趨,國家環保政策愈發嚴格,拆遷正進行得如火如荼;但是相關補償資金是否到位值得關注,希望不會出現砸人飯碗、斷人后路就跑的事兒。
3.越南生豬走私黑幕被揭開,真相令人咂舌
點評:走私豬影響國內部分地區豬價不說,一旦疫病入境,將對國內養殖業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在媒體的監督下,相關部門似有加強監管力度,嚴打走私豬的動作,但他們能真的維護國內消費者和養豬人的利益嗎?呵呵。
4.能繁母豬存欄量降至歷史最低
點評:拆遷勢頭兇猛,而大型養殖企業擴張跟不上腳步,能繁母豬存欄自然下降;此外,隨著繁育、養殖技術的發展以及生產力提高,更少的母豬可以完成更大的指標,母豬減少并不意外。
5.精準扶貧盯上養豬業,企業農戶雙贏創未來
點評:養豬企業與地方政府合作,通過合作辦場、代養等方式幫助地方進行精準扶貧。這不僅幫助當地貧困戶致富,企業也能獲得地方優惠政策扶持,利用當地的土地和勞動力,減少了企業的資金投入,起到了間接融資的作用,推動了企業的進一步擴張,實乃雙贏之舉。
6. 我國第一部“綠色稅制”的單行稅法發布。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25日在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五次會議上獲表決通過,并將于2018年1月1日起施行。
據了解,環境保護稅法是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落實稅收法定原則”要求后,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的第一部單行稅法,也是我國第一部專門體現“綠色稅制”、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單行稅法。
環境保護稅法的總體思路是由“費”改“稅”,即按照“稅負平移”原則,實現排污費制度向環保稅制度的平穩轉移。法案將“保護和改善環境,減少污染物排放,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寫入立法宗旨,明確“直接向環境排放應稅污染物的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為納稅人,確定大氣污染物、水污染物、固體廢物和噪聲為應稅污染物。
7.養豬形勢一片大好,大企業擴張迅猛
9月份,溫氏股份舉行投資交流發布會。溫氏股份將在屠宰分銷業務上探索發力,未來規劃建設5000家銷售門店,預計單店年營業額500萬元,可新增年銷售額250億元,這相當于“再造”一個溫氏。同時溫氏股份總裁溫志芬表示,未來5年內,溫氏股份上市肉豬體重將提升至250斤/頭以上,10年內,溫氏上市肉豬總量將突破5000萬頭。
11月2日,天邦股份與龍江森工集團簽訂了合作框架協議,約定自2016年到2047年在龍江森工集團所屬林區建設年產1000萬頭生豬養殖項目,建成后年產值約1000億元。
11月22日,萬洲國際發布公告稱其子公司史密斯菲爾德斥資約10億元收購美國豬肉企業。
12月19日,雛鷹農牧公告稱,公司近日與沙縣小吃集團有限公司簽訂合作協議,擬出資1.35億元,通過股權合作模式,進行深度資源整合。這是雛鷹農牧的全產業鏈布局的一大突破。
點評:各大企業已經認識到規?;?、全產業鏈的益處,紛紛在上下游發力,布局全產業鏈,養豬業的圈地運動正在悄無聲息地上演。
8.2016年洪水來襲,散戶養殖場承壓更大
2016年7月,罕見強降雨致長江中下游地區汛情告急,除造成人員財產損失外,也淹死、沖走大量畜禽。不完全統計,安徽死亡或沖走生豬近8萬頭;湖北因災死亡豬超8萬頭。
雖然業內人士估測洪災中死亡豬只不超過50萬頭,對生豬價格的影響有限。但是相對于選址較好且有系統的防災經驗和災后應急措施的規?;B豬場,散戶養豬場受災的情況較為普遍且嚴重。
點評:養豬人辛辛苦苦幾個月,一場洪水卻將這些努力洗劫一空。一場洪水讓人們看清,在大自然面前養豬人是脆弱的,又是無奈的。衷心地對養豬人說一句:您辛苦了!
9.七年磨一味央豬,網易豬每頭拍出超10萬
2016年11月25-27日黑五期間,網易味央黑豬肉在網易考拉全網首發并進行為期三天的豬肉拍賣。三頭豬分別拍出11萬、16萬、27.7萬的天價。2009年丁磊進軍養豬業,采用全球第四代養殖模式,立志用高福利養殖方式生產優質、安全、美味的豬肉。12月12日,歷經七年的網易味央黑豬肉終于開始在網上出售,每斤味央豬肉價格在30元到40元左右。
無獨有偶,2016年11月8日,鄭州,一頭散養嵩山橡果黑豬拍出12.5萬元高價。另外,壹號土豬今年銷售額將達13億;黑龍江省民豬及雜交豬年出欄達到20余萬頭,利潤2億多元。
10.豬糞蘊藏千億級市場,政策補貼扶持力度空前
全國每年產生畜禽糞污38億噸,綜合利用率不到60%,最少有15.2億噸糞污浪費。豬糞變廢為寶,已經不再是嘴上說說的事,處理成對農田有利的有機肥,豬糞或許有近千億元的市場空間。
國家大力推廣有機肥,有機肥生產使用的扶持政策很多。目前,北京、上海、浙江、山東等地對使用有機肥已經有一定的補貼。
點評:誠然,當下養殖廢棄物處理技術突破面臨諸多困難,但這是挑戰也是機遇。因為加快推進畜禽養殖廢棄物處理和資源化不僅僅是趨勢,更是行業要求。與其將來被牽著鼻子拖著走,不如現在主動出擊引領行業發展。當然,技術突破需要的資金龐大,可以尋求政府資金和技術支持或者企業合作,整合行業資源,為養豬業健康發展盡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