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不只是領導,而必定是模范;不只是拿高薪的人,而是承擔風險和責任的人;不是高高在上的人,而是仆人;不是吹噓自己,而是吹噓他人的人;不是只說話的那個,而是側重于行動的那個;不是疲疲遢遢的那個,而是充滿創造激情的那個;不是好好先生,而是敢于驅歪逐邪的人;不是小肚雞腸的那個,而是胸懷坦蕩的那個。員工需要的是能為他們提供成長幫助、提供生活關懷、提供精神滋潤的那個人,那個人才是合格的領導。
一、領導的三項職能:
1、牧師的職能:傳經布道,負有教育員工如何做人,培育其正確的價值觀的責任。
2、教練的職能:教練技能,負有提高員工工作能力,培育其工作方法和技能的責任。
3、仆人的職能:做好服務,負有為員工提供或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的責任。
二、領導的兩大基本功:
1、制度規章建設能力
2、文化作風建設能力
三、領導的素質修養:
1、領導的形象是垂范
言行一致,身先士卒,真誠信用。經理人的威望是品質才能的體現,是干出來的,而不是領導這個職位帶來的。
2、領導的責任是培養
中層經理:凡事親歷親為、一馬當先的敬業精神好,但這種做法不十分好,因為你剝奪了別人工作成長的機會。把工作合理授權給別人去做,把下級培養成合格的工作者,要讓團隊發揮整體效率。
高層經理:進賢與盡力是領袖與模范的區別,高級干部任職資格最重要一條,是能否舉薦和培養出合格接班人,不能培養接班人的領導,就不是合格領導。
3、領導的品格是坦誠
領導要胸懷坦蕩,光明磊落。要敢于自我剖析,對自己的不足或錯誤不掩蓋、不粉飾,勇于擔責;要不兜圈子,不搞面子工程,不做“老好人”;要不是非、不狹隘、不劃小團伙;要以身作則,開誠布公地對待每一位員工,帶頭營造一個坦誠、透明、開放的工作氛圍。
4、領導的使命是發展
要有超越功利之上的使命感和價值觀,做大做強事業,為之奮斗終身。
四、工作態度觀:
1、不逢迎領導
干工作本質是為公司創造價值,不是向領導討好,不要揣摩領導意圖,干不干這件事關鍵是看對公司是否有利,而不是看領導高興,對領導錯誤的想法要敢諫說“不”。
2、不做表面文章
做企業是長跑,需要扎實的基礎功夫的鍛造,來不得半點花拳繡腿,經理人必須把事做實了,一步一步夯實基礎,如果只圖眼前花紅熱鬧,那明天現眼怎么辦,所以我們的作風就是一個要求:干實事,求實效,不玩虛的。
3、工作標準要過硬
平庸是過,凡事標桿高一點。只求過得去,不求過得硬的領導是無能的領導,只求過得去,不求過得硬的企業就可能沒有明天的存在。
4、不怕“得罪人”
干工作難免得罪人,如果怕得罪人就是對企業不負責任。干企業不需要老好人,不需要八面玲瓏。老好人就是濫好人,就是企業的壞人,怕得罪人就不要當領導。
5、模范立威信
“威信”,顧名思義是由信服而帶來的權威,是權威的更高境界。領導的權威可以從三個方面獲得:一是由領導這個職務所負的責任帶來的;二是由領導自身的業務素質在工作中的發揮所形成的;三是由領導自身的人格魅力而使屬下油然而生的。領導的威信不僅來自于卓越的業務能力,同時也來自于對公司制度、企業文化的高度認同和率先垂范以及自身嚴謹的生活態度和生活作風。
五、權力觀:
1、權利是責任
接受權利是挑起一副擔子,時刻應感受到沉甸甸的壓力。
2、權利是信任
獲得授權,是對其才干品行的認可,應百倍珍惜,不負眾望。
3、權利是作為
權力應與激情相伴而行,獲得權力便是獲得了施展更大作為的平臺。
4、權利不是結個人團伙、泄私憤、謀私利的工具
權力不是個人資本、不是個人門面、不是隨心所欲。
權力是一根魔杖,在一種人手里是激情,是動力,是施展更大作為的階梯;在另一種人手里是私欲,是貪婪,是促進腐化的工具。
權力是試金石,它公平地鑒證著每個人的品行素養。
5、企業沒有特權人:不以權力謀私利,不以權力立私威
每一個員工都要憑能力和業績在企業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要爭當“重臣”,但是“重臣”不是特權人,應該是更好的模范,更優秀的代表,“重臣”是關鍵時候帶領大家去沖鋒陷陣的那個人,“重臣”搞特權,破壞力也更大,所以“重臣”更要重規矩。
六、協作觀:
1、服從大局
大河無水小河干,一個人一個部門的優秀不算優秀,只有整個公司做得好,才是真正優秀。所以,只有維護好整個公司這棵大樹,每個部門才能夠枝繁葉茂,過分強調自己部門重要,是狹隘的私利。
2、互相補臺
互相支持能成大事,給別人補臺就是為自己搭臺,即送人玫瑰手留余香。為了看別人的笑話而挖墻腳或者袖手旁觀,最終是拆了自己的臺,讓別人的無能來顯示自己有能的行為是“小農民的狡猾”,難成大氣候。
3、合作有原則
一個好的氛圍是難能可貴的,但絕不是靠無原則換得,否則一團和氣會造成一團怨氣,最終大家都泄氣。堅持原則,公私分明,互相支持,大家都成功。
4、提倡內部競爭,禁止不良攀比
內部競爭能產生動力,是進步的助推劑;攀比是看落后、看特權、看不良習氣、是向消極看齊。因此,攀比的人一定不會有大出息。競爭應該受到保護,不保護競爭就是支持落后,慫恿不良習氣。
七、時效觀:
1、成本原則
控制成本是安排工作的著眼點,沒有嚴格的成本意識就是沒有管理,為了把自己的工作做“漂亮”而不計成本投入就是瀆職。
2、效率原則
今天的工作絕不拖到明天,現在能辦的絕不等下一分鐘,往往時間是最大的成本。一個人能干的絕不用兩人,一臺機器效能大于5個人產出,農牧產業最講成本。
3、做足每一分鐘
什么叫工作,身到、心到、激情到才叫工作。如何對待工作,就是如何對待自己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