溝通看似簡單,實際上是一門藝術。它要求溝通的人要有很高的素質,有很強的事業心和責任心,還要講究溝通的方式方法。有時經常有人說某人辦事能力強,但說話太倔,所以有時能辦的事也不會讓他辦,這實際上是一個溝通能力的問題,說到底也是一個人的水平,這就需要我們架起一座心橋,用心靈去與人交流,做起事來才會收到良好的效果。
在執行財務制度中,也會經常遇到一些難以溝通的問題,但我發現只要你用心,事情總歸以善而終。比如不少員工拿著違規票據前來報銷,這時我們并不是簡單的拒絕,而是告訴他不符合哪一條,如果確屬特批,那么請找哪一級領導,事情這樣辦下來,員工也知道以后該怎么做了,心里也無疙瘩了。你把別人放在心里,無可非議的你已走進別人的心里。
有時跟業務員聊天,問他們市場怎樣,有什么困難。業務員總會有意無意地提到他們的經理。他們說市場現在很疲,總會遇到很多傷腦筋的事,但有他們的經理做后盾,他們什么也不怕,什么問題都會解決。也聽說有的片區經理知道員工的家庭狀況、地址、生日等,到時候會給小弟兄們以物質或精神上的支持與問候。有的業務員經濟上有困難,片區經理牽頭集資支援,雖說數額不大,但這些做法卻是一股暖流,流到了人們的心里,形成了一股強大的凝聚力,這無論是對當事者或非當事者來說無疑都是一種感動,這樣的經理不得不叫人佩服,他把溝通用活了,用心去做了。
我想在方方面面的溝通中,重要的是要處以公心,是為了我們企業的發展,也是為我們個人打造品牌。公司做大了,各部門的小團體利益就顯得突出了,遇到共同的問題,更應該加強溝通而不應是我行我素。
對于溝通,我還有另一種見解,我覺得溝通還體現了一種實事求是的工作作風,我們做工作不能脫離實際。馬克思主義哲學上提出,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我們出臺的各項激勵政策、各項制度標準是否合理,就需要我們多聯系實際,從各方面做好溝通工作,我們不是為了制度而制定制度,我們是為了用于實際,更利于我們的工作的順利進行。生產方面要多與車間主任、班組長以及車間工人溝通;銷售政策多跟業務員、片區經理聊聊,到市場走走看看。成文后要征求基層意見,使之具有可行性,有時在辦公室討論解決不了的問題,可能放到“一線”就是一個嗑瓜子的問題,很容易就解決了。
溝通不是一個人的責任,也不是一個人就能解決的事,這需要大家的齊心協力,我們應該在溝通中相互了解、相互提高,共同成就我們的既定目標,共同架起我們心中神圣的心橋。